充电桩那么热你知道怎么散热么 绝对高能
在2015年,全国计划建成的充电站数量达到了1549个,根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以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这就意味这充电桩极有可能会成为我们如今随处可见的“加油站”。
充电桩的功能类似于加油站的加油机,在电动汽车使用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同时也为我们日常生活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的疑虑。为了缩短用户充电时间,充电桩普遍采用高电压、大电流的工作方式,在此工作环境条件下,必然会产生大量热量,并引起自燃的风险,这对安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今天,跨越小编就从充电桩的散热方案设计及阻燃材料使用分析,来让大家更多了解充电桩,为新能源汽车加把劲!
充电桩散热方案设计的重要性
建设充电设施的目的是让待充电车辆在较短时间内补充50-60%以上的电能,在实际应用中一般电动汽车使用直流快充,可在1~2h内充满,而我们家中所使用的交流电只能使用慢充模式需要6-8h才能充满。新能源汽车能否推广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使用过程的便利性,因此对于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来说当然是越快越好,但是随着充电速度加快,电流和电压也会直线增高,这就导致了充电桩电感模块功率增大。电感模块、电源模块等元件热量快速且大量地产生。
充电桩充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有多大?
为了直观的给大家了解充电桩在正常工作时产生的热值,我们以功率为60kw充电桩和通信电源柜做对比:
目前行业主流模块效率标称95%,以60kw系统为例,仅模块散热量就达到60*0.05*1000=3000w,这意味着充电桩在充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是同等体积条件下通信户外机柜散出热量的3倍。
由此可以看出充电桩在充电过程中产生热量之大,若不及时散出,会造成极大地安全事故,因此,散热问题是充电桩系统推广建设必须解决的难题之一!!!
充电桩散热技术现状
首先我们介绍一下温升要求:
充放电装置在额定负载下长期连续运行,内部各发热元器件及各部位的温升不超过表中的规定(表)。
目前充电桩常规采用的散热方式多为散热风扇。
优点:成本低,安装简便,能耗较少;
缺点:户外灰尘易进入柜内污染精密元器件;若发热体散热不强,热量易积聚在发热体内,即使外界散热力度再大,效果都有限;不利于轻型集成设计。并且箱体的进出风口会带来尘埃、腐蚀性气体、湿气等干扰。
为了在使用散热风扇解决上述的缺点,获得更好的防护效果,目前有公司推出采用封闭式冷热隔离风道技术,并已应用到实际的充电桩中。具体方案原理是对内部进行冷热隔离(如下图所示):中隔板使冷热流体完全分开,通过导热载体以及顶部风机高效降温,两端的进出风口选用百叶窗过滤网组,有效防水防尘。
导热载体工作原理:导热载体由管壳、吸液芯、端盖和翅片组成,将管内抽成1.3×(10-1~10-4)pa的负压后充以适量的工作液体,使紧贴管内壁的吸液芯毛细多孔材料中充满液体后加以密封。管的一端为蒸发段(受热段),另一端为冷凝段(冷却段),根据应用需要在两段中间可布置绝热段。当热管的一端受热时毛纫芯中的液体蒸发汽化,蒸汽在微小的压差下流向另一端放出热量凝结成液体,液体再沿多孔材料靠毛细力的作用流回蒸发段。如此循环,热量由管的一端传至另—端。并有顶部风机带走热量。
其他散热材料综合应用
电感模块导热硅胶垫的应用:
导热硅胶垫可将电感模块内发热部件快速传导至电源铝制外壳,从而降低电感模块内的温度;同时,利用硅胶垫高弹性的特点起到防震减震的作用。
核心芯片导热硅脂的应用:
纵观任何电子设备芯片无疑是最大发热量部件,而芯片与散热器两者的缝隙存在热阻,影响芯片散发出的热量的传导。由于导热硅脂是胶状物,能很好地填满这些缝隙,加之其良好的导热性和绝缘性,增大了散热面。因此成为了充电桩各部件芯片导热材料的最佳选择。
灌封胶在充电桩上的应用:
许多充电桩需要建设在户外使用,防水等级要求极高。在改建或装配的充电桩用时,使用高效的阻燃导热性灌封硅胶。其防水,防尘,耐高低温等诸多特性可以保护电源模块及其他电子元器件的灌封保护。,更为重要是提升了其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导热阻燃塑料的具体应用:
共有-条评论【我要评论】